因為腕隧道綜合症發作, 原本想繼續做的木工做不了, 想記錄也有心無力. 那這個時候我是好了嗎? 其實沒有,我只是在用我右手(發作的手)半發麻的無名指打字, 因為什麼都做不了, 心裡很不踏實, 所以硬是要動一下.

上回說到第一組粘合以後,我就馬上進行第二組的Square down, 我自認做的很仔細,但最後....做這個之後再說.

 這個是完整粘合後的第一組 (桌面),桌底參差不齊的

記得我說我要用木鑿子還加快刨到墨線, 雖然很土炮, 但我個人覺得這是可行的,只是要注意木紋的走向和有沒有芽點(其實叫什麼我也不知道).

沿著墨線鑿開, 去掉大部分的waste

不要馬上往墨線鑿, 留一些安全空間

這是我說的"芽點" , 遇到這些真的要很小心,不能硬碰硬的,要不然結果就是這樣了.
 
這張比較清楚, 看那個大窟窿.....

這裡說回我那個第二組的事. 第二組其實Square down得還不錯的, 只是後來我發現木頭怎麼越來越硬了, 對, 你沒看錯,我就是這樣想的. 我的刨刀磨得再利, 也必須要使勁吃奶的力才稍微刨下去, 甚至我後來只有用逆刨的方式來暴力解決. 不管怎樣, 大致上是完成了, 只是我因為沒能很仔細的去做好而心煩. 然後為了趕進度, 我硬是給它們粘合了, 這裡是失敗的關鍵, 我不應該這樣做的!!!! 結果就是如下....

這種五分錢都塞得下的縫隙不止一條

帶著很不爽的心情, 我還是繼續做下去, 那就是flatten第一組的桌底, 檢查twist. 這一組剛開始要flatten的時候,我還是遇到"木頭忽然變硬"的狀況, 很克難的, 我宣布今天先休息, 明天繼續. 而後來的結果表示休息是對的, 我利用休息的時間去研究使用刨刀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雖然到最後我都不知道真正的問題發生在哪, 但我把刨刀完全拆開後發現很多木屑積在一些我看不到的地方, 我稍微清理了以後再好好的做設定, 結果呢?

結果是刨刀很輕易就刨過去了, 留下滑滑的表面


近照一張 (有些凹凸是前晚造成的)

再看一張對比照, 上面是粘合後的第二組, 下面是刨了以後的第一組

我共用了兩個階段來刨這個桌底, 首先先Cross grain(即橫向)暴力刨開,取個大致的平面, 其實最好是用直尺或刨刀底部來照看, 但因為我只是要大致的平, 所以我是用聽的來斷定平與否, 因為無論橫纵向刨, 刨刀通常只會先碰到高的點, 然後因為木條參差不齊, 所以橫向很容易就能聽得出那些高哪些低 (用看得也能看見), 所以如果橫向時你能聽到完整沒有間斷的刨刀聲,那就是表示刨刀橫向時完全觸碰到全部木條了, 那就代表你已經刨平了. 之後的步驟就是再調整好刨刀,做比較細的刨, 讓表面順滑起來並檢查平不平. 下面是我自己做記錄的示意圖, 不過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畫, 其實我都記得的, 或許只是想讓自己的筆記本內容豐富一些吧~

上圖顯示(橫向)刨刀會先觸碰高點,一點一點的拿掉高位,
最後橫向均勻的刨過每一根木頭就表示面已經平坦(但不代表方正的平)

刨平以後(橫向),先用直尺或刨底確認完全平面,接下來就要出動Winding Stick了. Winding Stick是兩根完全平行的條狀木片(或其他材料也可 例如方形鋁管) ,主要是用在檢查材料的扭曲度.


上面顯示我們把Winding Stick放在材料的兩端, 從一端看過去(下圖), 視角上下移動,以檢查後方的Wingding Stick有沒有在視覺上與前面一根平行. 像下圖就表示後方左端和前方右端都比較高, 確認以後就是修正,通常修正沒有很難, 簡單來說就是用刨刀從任何一方高點開始往另一處高點斜角刨過去, 一邊刨一邊再用Winding Stick檢查,  最後得到平衡後,都會再全面積刨一次. 但有時候如果材料太長卻太窄, 我也會分成三部分(甚至更多)去檢查, 例如 檢查了(上圖) 1&2 以後, 我也會檢查 1&3 和 2&3, 如果確認 1&2 之間有高低不平, 1&3卻是平行但 2&3又是高低不平的, 那就表示扭曲是最早是從3號處開始的, 有時候甚至可以把 3號處的Winding Stick往 2號慢慢一邊移動一邊檢查, 來找到最初扭曲的位置, 進而從那裡開始去做斜角修正 (反之亦然). 雖然說用這個來檢查扭曲很容易,但有時候還是要注意兩端的尺寸差異, 例如一端看下去方正,而另一端卻明顯有一邊比較高, 那這時候我就會用分成三等分的方法去找出出最初的扭曲點. 我不知道這樣對不對,但至少到現在這方法都還可行.


最後最後,

希望我的手趕快好起來, 我想繼續工作啊~


0 comments: